目前,大中型鍍鉻輥的硫化方法依舊是硫化罐硫化,盡管軟性充壓方式有所改變,但仍未擺脫往返運輸吊卸的繁重工作壓力。硫化熱原有蒸氣、熱空氣和開水3種加熱方式,主流仍是蒸氣。因金屬芯觸碰水蒸氣而有特別要求的膠輥,采用間接蒸氣硫化,時間要增加1~2倍,一般常用于空心鐵芯的膠輥。對不能用硫化罐硫化的特殊膠輥,有時采用開水硫化,但水污染的處理尚需處理。
為防止橡膠與金屬芯因傳熱差別產生不同收縮而造成膠輥與膠芯之間發生起層,一般硫化多采用遲緩提溫變壓的形式,硫化時間遠比橡膠自身所需硫化時間更長的多。大型膠輥為達到里外均一硫化及其使金屬芯與橡膠的傳熱性相近,在罐里滯留的時間通常將近24~48h,約為橡膠正常硫化時間的30~50倍。
小型和微型膠輥現已大部分改成平板硫化機壓模硫化,徹底改變了膠輥傳統硫化方法。近年還實行注壓機裝模、抽真空硫化,而且可以自動啟閉模,機械化和自動化程度大幅提高,并且硫化時間短,生產高效率,產品品質好。特別是采用橡膠注塑成型硫化機時,把成形和硫化2個工序合二為一,時間能夠減少到2-4min,已成為膠輥生產發展的主要方位。
目前,以聚氨酯彈性體(PUR)為代表的液態橡膠在膠輥生產中發展很快,并為之開辟了材料和工藝革命的新途徑。它采用澆注方式,把繁雜的成形操作與笨重的硫化設備甩開,使膠輥生產工藝大幅簡化。不過,較大難題是由于必須使用模具,針對大型膠輥尤其是單獨商品而言,造成生產成本大幅提高,給推廣使用增添了很大艱難。
為解決這一難題,近年開始出現無模制造的PUR膠輥新工藝。它以聚氧化丙烯醚多元醇(TDIOL)、聚四氫呋喃醚多元醇(PIMG)和二苯甲烷二異氰酸酯(MDl)為原料,混和拌和以后快速響應,定量地澆注到遲緩旋轉的膠輥金屬芯上,一步一步完成邊澆注邊干固,終產生膠輥。這種工藝不但步驟短,機械化、自動化程度高,并且省去了笨重的模具,可隨意根據要求生產各種規格尺寸的膠輥,使成本大幅度下降,現已成為PUR膠輥的重要發展方向。
此外,在世界各地用液態硅橡膠制造辦公系統設備層面使用的微型細致膠輥也發展很快。他們分成加溫干固(LTV)和室溫干固(RTV)兩大類,常用設備也同上邊的PUR不同,產生另一類澆注方式。在這兒,關鍵的關鍵是如何控制并減少膠料黏度,使其保持一定的壓力和擠壓速率。